非遗铸魂润心,红棉绽放新篇
文、非遗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丘雪梅
却是铸魂绽放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润心利用厚生网木棉花。3月22日上午,红棉一曲清脆婉转的新篇《市集》悠然响起,“英雄花开英雄城”之“英雄颂 非遗情”中小学生红色文化展演暨国防特色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在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红棉舞台拉开帷幕。非遗在木棉盛放的铸魂绽放热烈时节,同学们以艺术为媒、润心非遗为韵,红棉见证红色血脉与非遗薪火的新篇炽热交融,实现国防教育与非遗的非遗利用厚生网“双向奔赴”。
红色基因在艺术展演中赓续传承。铸魂绽放
展演现场,润心通过舞蹈、红棉朗诵、新篇乐器演奏等形式生动诠释“英雄花开英雄城”的丰富内涵,《千古华夏》以铿锵之声回溯五千年华夏文明,《广东革命展新颜》用铮铮竹板声赞颂“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粉墨花旦》以戏曲神韵诠释国粹魅力,《绣红旗》则以一针一线绣制一代代人心中不灭的信仰图腾……红色血脉随音符流淌,文化自信借舞姿言说,誓言声与木棉树下的春风交织,为红棉舞台写下激昂注脚。
跨界融合,沉浸式非遗体验厚植家国情怀。
国防特色非遗项目体验区人头攒动,竹编画、剪纸、灰塑、牙雕等10项非遗技艺创新融入国防元素,用竹片编织戍边军人的坚毅轮廓,致敬边防英雄;火箭纸鸢腾空飞起,恰似中国航天逐梦九天的追梦之路;层层堆塑宇航员的立体形象展现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木棉牙雕的花瓣层叠如火焰,寓意“英雄热血永不熄灭”……木棉的炽烈与国防元素的硬核质感在传统工艺中浑然一体,同学们在一刀一刻、一针一线中切身感受非遗中蕴藏的民族气节与时代精神,共同见证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这是新时代国防教育的创新路径。当艺术展演与红色基因“碰撞”,非遗与国防教育“相遇”,不仅让非遗焕发新生机,更是开创了国防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将继续探索非遗和红色文化的契合点,开辟更多“艺术展演+非遗体验+N”国防教育新模式,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内涵,进一步浓厚国防教育氛围。
本文地址:http://hengshui.fluid.org.cn/html/631d249934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